银屑病医生开了硫酸羟氯喹片 银屑病医生开了硫酸羟氯喹片怎么办

作者:小彩 时间:25-04-17 阅读数:6人阅读

羟氯喹停药后果

1、停用羟氯喹5天后,不同患者的停药反应多不一致,因为个体病情存在差异,且对羟氯喹的反应性也多不同。羟氯喹是一种免疫抑制剂,临床上可用于多种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但该药物的起效较慢,一般需要服用3-4个月才能逐渐显现治疗效果。

2、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可以直接停服硫酸羟氯喹,有造成病情反复的可能。硫酸羟氯喹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之一,可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多种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3、视网膜变化:可发生视网膜色素沉着变化和视野缺损,但这种情况较为罕见。早期停用羟氯喹后,这些病变可能是可逆的。然而,如果进一步发展,即使停止使用,仍有加重的危险。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或者伴有旁中心暗点、中心周围环形缺损、颞侧缺损和异常色觉。

硫酸羟氯喹片的注意事项

当决定长期使用本品时,应开始(基线)并定期(每3月)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觉灵敏度、裂隙灯检查、眼底镜以及视野检查)。有下列情况的患者,眼部检查的频次应该增加;每日剂量超过5mg/kg理想体重、肾功能不全、累计用药量超过200g、老年人以及视觉灵敏度受损。如出现任何视觉灵敏度受损。

缺乏G—6—P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患者应慎用本药。 (10)服用本品可出现皮肤反应,因此对接受有产生皮炎的明显倾向的药物的任何患者给予本品时,应适当注意。

问题四:硫酸羟氯喹片的注意事项 在一些长期大剂量服用4-氨基喹啉的盘状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中出现了不可逆的视网膜损害。视网膜病变与剂量相关,在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5mg/kg体重情况下,发生视网膜损害的风险低。但超过推荐的每日剂量将会大大增加视网膜毒性的风险。

硫酸羟氯喹片是激素吗

1、结论:硫酸羟氯喹片并非激素药物,它属于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然而,使用时需注意其潜在的风险。长期服用后需定期检查血细胞计数,如出现未解释的严重血液障碍,应考虑停药。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其可能的不良反应。

2、硫酸羟氯喹片不是激素,属于改善病情类抗风湿药,目前临床上可以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类疾病。

3、硫酸羟氯喹片不是激素,是一种抗疟药,是在风湿系统疾病中常用的一种抗风湿药物。在临床上主要是用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还有一些光敏感性的皮炎。硫酸羟氯喹片副作用比较少,常用到剂量是1次1-2片,1天2次。

4、硫酸羟氯喹不是激素,硫酸羟氯喹片为4-氨基喹啉类药物。硫酸羟氯喹片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免疫抑制与抗炎作用有关。硫酸羟氯喹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盘状红斑狼疮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以皮肤损害为主的患者应用更多。

5、硫酸羟氯喹片仅是一种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物,而并非激素类药物。不过,患者应注意的是,在长期接受硫酸羟氯喹片治疗后,应当定期作血细胞计数,而当出现了无法归因于所治疾病的任何严重血液障碍时,就应当考虑停药了。

6、不是。这个药物是不属于激素类药物的,一般所说的激素药物,指的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常见的药物有: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这个药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羟氯喹,这是一种抗疟疾的药物,可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与激素无关,不属于激素类药物。